
– 果 醬 製 程 –
《 步驟一:嚴選柑橘、果皮殺青》
曾伯伯仔細地刷洗果皮上的灰塵,把剝下的橘皮在沸水煮上5–10分鐘,讓熱度充分滅菌,放涼後去除橘皮內部的白囊,曾媽媽接手用廚房紙巾擦乾,然後把果皮切除損傷部分再切成細絲;來到『殺青』-- 除了透過煮沸殺菌,封存艷色,也將特殊風味帶入,但這道動作必須重複四次,才能去除苦味。


《 步驟二:果肉處理》
橘肉附著的白絲用手剝除,分成一片片果瓣,再用刀具修去果瓣頭尾、連接硬處;曾媽媽邊切果丁邊說:這樣吃起來口感才會好,如此「厚工」的工序真的只有小生產者辦得到,也是對自己產品要求與負責的表現。


《 步驟三:工具消毒》
果醬瓶、與其他不鏽鋼餐具,皆用沸水滾5~10分鐘以達到滅菌效果,瓶蓋也是如法泡製,煮沸5~10分鐘。接著將瓶身與瓶蓋,放入烘碗機烘烤20分鐘以上,讓水分完全蒸發,避免有多餘的水分存在果醬內影響成品水活性比例。

《 步驟四:果醬熬煮》
清洗後的不銹鋼鍋開大火燒去殘留的水氣,避免影響接下來的食材安全,鍋內確定乾淨無水後放入先前切好的小果丁,放上白糖,充分攪拌後開火讓果肉與果汁沸騰3分鐘以上再關火,兩者充分融合,形成滲透壓作用讓食材的水分吸出,加熱是抑制生菌數,也是小生產者容易操作的欄柵處理方法。

《 PH值、溫度、糖度與水活性的關係 》
使用清潔並乾燥過的食用級不鏽鋼榨汁機榨出檸檬汁,是為了果醬酸度提高到PH值4.6以下,達到不利微生物生長環境,接下來要煮到果醬中心溫度達到104度以上(以確保水活性降低),因為沸點103度表示糖度在60%左右,而糖度60%以上,就能大大降低水活性。

《 步驟五:果醬裝填》
此時,就要搬出小生產者的好朋友「電鍋」,用電鍋的蒸氣熱度進行熱充填的最後一步,電鍋跳起後,擦拭瓶蓋上的水氣,輕輕覆上瓶身,等電鍋蒸好時馬上轉緊,冷卻時是真空效果最佳(內含空氣最少)!
咦?怎麼不是一般的「倒扣」處理?因為果醬蓋內有一圈PVC,高溫的果醬若接觸PVC時有釋出塑化劑的疑慮。
產品營養資訊(詳見產品瓶身):
◆品名:桶柑果醬
◆製造日期: 107.3.12
◆有效期限: 107.9.12(未開封)
◆保存方式:無添加,開封後需冷藏,請盡速食用完畢